来源:人气:82更新:2025-04-14 11:21:52
1905电影网讯清明假期,文旅市场释放强劲活力。全国国内出游1.26亿人次,同比增长6.3%。全国国内出游总花费575.49亿元,同比增长6.7%。跨境旅游同步回暖,外国人出入境69.7万人次,同比增长39.4%,印证中国旅游市场国际吸引力持续增强。
与此同时,影视与文旅的跨界联动成为新亮点。清明档十部电影构建多元化观影矩阵。北京创新推出12条跟着电影去旅游主题游线路,打造沉浸式文化消费场景。
本期《今日影评》邀请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江逐浪,一起看看在这场春日暖流中,映照出何种中国气象?
中国山水,世界舞台
中国的山水风光,是不少国际大片的取景地。中悬浮的哈利路亚山震撼全球影迷时,很少有人意识到,潘多拉星球的主峰原型正是中国张家界,这座山峰以鬼斧神工之姿,成为科幻与自然交融的符号。
从中惊险的盘山公路,到《星球大战外传》里若隐若现的桂林山水,中国的地标早已成为国际导演镜头下的“常客”。
1987年,贝托鲁奇执导的在北京故宫实景拍摄,朱红宫墙与斑驳光影交织,让世界透过镜头触摸到东方文明的厚重。
而在中,飞身跃过上海陆家嘴的摩天楼群,则将中国都市的现代脉搏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动画中的“和平谷”,也因青城山的道教意境被官方认证为阿宝的故乡。中国山水正在频繁跃入银幕,成为全球影迷的视觉图腾。
滤镜之外的真实
“中国身处未来,还是世界活在过去?”美国主播“甲亢哥”的中国行直播引发热议,他穿行于中国各大城市中时,不断地感叹“这才是未来”,此番游历也被《中国日报》誉为向世界展现了无滤镜的中国。
这番感叹恰恰折射出西方对中国认知的割裂,因为在许多欧美影视中,中国仍被框定在小桥流水、竹影摇曳的刻板印象里。
中的上海被塑造成江南水乡的缩影,在石板桥畔邂逅撑伞少女的场景,与现实中陆家嘴的玻璃幕墙森林形成荒诞反差。
这种影片的背后,是西方创作者对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回避。正如网友调侃:他们拍的不是中国,是自己想象中的东方明信片。
当文旅遇见影视IP
与火爆的旅游市场形成鲜明对比,今年清明档电影市场遇冷,3.7亿票房较去年同期腰斩,在此背景下,电影行业如何借助旅游热潮来激发观众的观影热情。
清明档的多数影片,虽标注了取景地,却未能将地域特质注入故事灵魂。中的湖南缺乏特有的烟火气,里的重庆山城褪去了魔幻8D的立体感,当空间沦为背景板,观众自然难生共鸣。
真正能激活文旅潜力的电影,应当像,让狂奔的过江索道成为重庆的城市符号,用集体记忆唤醒情感共振。
又比如,在2023年的时候安徽蚌埠就上演了一场教科书级的文旅营销。热播剧中“龙与蚌”的爱情传说,意外与蚌埠的珍珠广场、龙山景区产生奇幻联结。
文旅部门迅速抓住机遇,同年五一期间游客量同比暴涨162%,旅游收入激增319%。市民戏称:“上次蚌埠这么热闹,还是淮海战役时期。”这场意外出圈揭示出文旅融合的新路径:以文化符号为纽带,将地域特色与大众情感记忆进行绑定。
从《阿凡达》的张家界奇观到“甲亢哥”直播里的无滤镜中国,影像始终是文明对话的桥梁。当更多电影人愿意去记录真实的中国样貌,展现中国真实的情感,中国故事才能真正超越“他者”想象,让世界看见一个流动的、真实的、充满生命力的当下。